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4-18 09:52
蔡敏臣
十四年来,我时常想起我的母亲。回到老家,看到父亲一人茕茕孑立,随口想说的第一句话“俺娘呢?”又咽了下去。原来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了。每当想写一写回忆母亲的文章,总是思绪乱飞,不知从何谈起,因为我的母亲太普通了,就是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农村妇女。
母亲一生保持勤劳、节俭的品格,这与她悲惨的童年经历是分不开的。在母亲大约十岁的时候,我的姥姥因病去世,留下母亲和两个妹妹、一个弟弟。长姐如母,为了把两个姨妈和一个嗷嗷待哺的舅舅拉扯大,母亲历经的艰辛是我无法想象的。母亲经常与我说起,当时邻村有一户没生孩子的人家,想把襁褓中的舅舅抱走,姐妹三人紧紧抱住不放,说就是饿死在家里也不能送人。
在我四岁的时候,母亲身体不好,所以就把我送给爷爷奶奶抚养。虽然两个院子离得很近,能天天见到母亲,总感觉陌生而又熟悉。记得我七岁那年,有一天我正和几个小伙伴在街上玩耍,母亲找到我:“别玩了,快过来,跟我走。”“娘,干啥去?”“穿上你的鞋子,搬着这个凳子,我们去学校,送你上学去。”我斜挎着母亲给我缝的粗布书包来到村小,交了一元钱买了两本书。从此,我就是一名小学生了。
母亲没有文化,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,但她深知学习的重要性。上了小学三年级,我受武打电影、武侠小说的影响,逐渐迷上了武术,老家人也叫拉架子。节假日、放学后,经常与小伙伴一起阅读武术书籍,练习武术套路。母亲知道后,非常生气,第一次动手打了我:“我给你说清楚,你以后要靠笔杆子吃饭,不能一辈子把腿插在地埫沟里。”于是,我又成为一个刻苦学习的孩子,初中毕业后顺利考上巨野师范学校。我吃“国粮”了,母亲为此感到脸上有了光彩,连续带我走了好几家亲戚。
来到离家百里的成武工作,母亲似乎有点不舍,但还是支持的。由于我和妻子工作都很忙,母亲专程搭车来成武照看孙子,一住就是几个月。由于住房紧张,我们三口人和母亲挤在一间职工宿舍里,生活相当艰苦且不便,哪有什么福可享?
自古忠孝不能两全。在母亲病重的日子里,我没有伺候过她一天,也没有过多的资金扶持,母亲总说:“我知道你很忙,又刚盖了房子。你欠别人的账啥时候能还清啊?”2009年的暑假,我陪母亲到巨野县城看病。临走的时候,母亲对我说:“以后别喝恁多酒,对身体不好。”没想到,这是我记住的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。
那年秋季开学后的一天下午,我正在给学生上课,父亲突然打来电话:“你回来一趟吧,你娘快不行了。”当我急匆匆地赶到家,只见母亲躺在病床上,双目圆睁,四肢犹温,大口喘着粗气。我的母亲,却再也喊不醒了。
夜深人静,我的思母之情、愧疚之心愈加浓厚,于是提起笔来,写一篇怀念母亲的短文。母亲大人千古,愿母亲在地下安息。